做单店,最好别过度服务你的“低端”客户

大家好,我是言博。

前两天去杭州,回来经过虹桥火车站,顺带拜访了附近一家在附近开中医馆的客户。

客户的中医馆位于北翟路,这属于上海大虹桥板块,地方有点偏远,算近郊吧。

门脸不大,一个中医老师,3张按摩床,有张还堆满了产品。

因为服务的客群大多为体力劳动者,所以门店的定位还是以治疗型,刚需为主。

门店经营状况还不错,成本低,分工简单明确,经营目标也非常明确,所以别看它外表不咋地,但还能好好地活着。

相比较于一些开在闹市区门店大,装修豪华,但却经营困难的医馆来说,老板的经营思路非常有代表性。

我们相谈甚欢, 不断碰撞经营管理理念,其中有些观点比较有代表性,我整理出来,供大家参考,希望能帮到正在困境中的你。

做单店,最好别过度服务“低端”客户。

这源于我经常听到一些门店的抱怨:

· 我们服务做得已经很不错了,但是顾客还是不满意;

· 价格做得这么低,还有这么多要求,这没法干;

· 别扯服务了,只要价格低,顾客都说好;

……

如果你也有以上的困境,那么可能你门店的经营,陷入了一个误区:没有对客户进行分层,也没有对服务进行区分。不同的客户,匹配不同的服务;不对“低端客户”提供过度服务。

为什么这么说?

首先,低端客户,更在意价格而非服务。

你会发现,有类客户对价格极其敏感,一方面是经济下行,把钱包捂得更死;另一方面,他们本身对于花钱享受更好的服务这件事认同感不高。只要价格足够低,可以接受更低的质量;就算你提供了标准化的服务,他们也不会产生忠诚度,只要同行一降价,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走进别的门店消费;甚至,在某些平台的机制引导下,默认不合理的低价,才是正常的。

其次,低端客户,往往更加挑剔。

以前听过一个门店反馈:9.9元引流过来的客户,不仅仅要求享用团单里没有包含的简餐小食,还点名要求更好的老师进行服务。就算你满足了他们种种不合理要求,他还对你吹毛求疵,还认为商家占了大便宜,平台上也不会给你多好的评价,反而通过贬低商品及服务,抬高自己的价值。

最后,低端客户,消费的频次更低。

上各大平台做团购,营销,引流到店的目的,是通过我们的产品以及服务做转化,提升复购以及转介绍。但是低端的客户,往往对于这部分的认可度很低,只会在自己有需要的时候找低价体验,很难形成长期和持续性的消费。

过度服务低端客户,会为整体客户服务带来压力。

门店的接待能力是有限的,店长,前台经理,服务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,如果把精力平均的分散到每个客户身上,往往会顾此失彼,既满足不了低端客户,也服务不好高端客户。

记住一个原则:80%的业绩,由20%的客户创造。

因此,我们应该把门店80%的服务接待资源,用在创造业绩的20%顾客身上。服务要分清楚轻重以及主次,针对不同的客群有所区别对待。

只有有的放矢,才能将有限的资源,尽可能放大它的作用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但是请注意,这里很容易走入另外个误区:不提供优质服务,甚至不服务。

因为现实是,门店接待人员没有“火眼金睛”,无法一眼从人群中看出谁“低端”,谁“高端”。

因此,这要求我们管理者,从各方面去帮助他们进行客户的筛选及分层:

· 用价格进行筛选:“低端”客户,往往是价格敏感型,低价更容易吸引到店,相对来说“高端”客户,反而面对低价是更加审慎的;

· 用产品进行筛选:普通及标准品更吸引“低端”客户,而定制化,个性化的产品更吸引“高端”客户;

· 用渠道进行筛选:广告投放的渠道,介质,引流获客渠道不同,带来的客户质量也必然不同。这就有必要去针对不同的渠道设计产品进行测试,根据数据情况进行投放调整优化。

通过各种方式去筛选客户后,下一步,就是针对不同类别的客户,进行分层运营。

懂得分层运营客户,组合门店业绩基本盘,才能稳定门店业绩。

在现场,我向客户门店的店长提了个问题:

从开业至今,也一年多了,你能告诉我门店消费前10名客户名字吗?

店长思考了一下,回答不上来。

如果这个问题,大家也回答不上来,这就是问题。

反思一下,你连谁消费的多你都不清楚,怎么可能去做好用户分层呢?

首先,我们得去制定一定的标准,将客户分层。这个标准可以多个维度去考虑,比如客单价,复购率,转介绍率,累计消费等等;

其次,针对不同的客户,去制定不同的服务标准。并且将标准清晰的落地到每个服务人员身上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去服务不同客群;

最后,有了前两个步骤,我们去制定客户运营计划,会员成长体系的时候,才不会盲目抓瞎,搞不清重点。

当然,用户分层运营以及会员成长体系,是另外个层面的话题,这里不做深入,仅提供思路参考。

做单店,要求我们需要将有限的资源,资金,人力尽可能的扩大化使用。

因此,需要我们针对客群,去进行分层运营。

低层级的客户,有相对低成本的产品及服务;

而把更珍贵,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投入到高层级的客户身上,以追求最大化投产比。

商业的基础逻辑就是如此,对人,对事都一样。

懂得舍弃,懂得变通

有舍,才会有得。

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。

以上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